值班电话:010—5335 4778

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
专家观点首页 > 专家团队 > 专家观点

马晓河:制度供给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引擎

作者: 马晓河

马晓河,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、研究员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近年来,专注于体制改革和中等收入转型问题研究,提出中国结构转型进入加快期,下一步改革需要顶层设计。


 

中国正处于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中间区域,要进入高收入阶段,必须推动新旧增长动力有序转换。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,他呼吁放松对市场的直接干预,同时减少买方卖方垄断,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
他在“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”发文指出,制度供给是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引擎。实施消费引领、供给创新,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。放松对市场的直接干预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,包括进一步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,进一步减税降费,以及减少买方卖方垄断,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
“减少垄断要从国企改革做起,竞争性领域和竞争性环节必须退足退够,纯公共性领域要进足进够,同时纯公共性领域也要按市场原则引入社会资本,进行有限竞争。”马晓河在文章中说。

实现消费引领经济增长,他认为,关键也在改革。一方面,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,压缩公共投资规模,更要禁止投资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。另一方面,对中产阶层实行免税减负政策,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,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。

至于国民收入结构调整带来的财政减收增资问题,马晓河说,可以通过压缩公共投资带来的结余、提高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、提高资源环境税税率等来化解。

2015年,按照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,中国人均GDP达到8026美元,距离世界银行2014年确定的12736美元的高收入标准门槛还有一定差距。

马晓河说,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供需两侧结构性失衡,新旧增长动力难以有效接续。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后,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焦点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、优质和高端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要,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焦点是传统产业改造滞后、新兴产业成长缓慢。

此外,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,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产业供给能力的转换和企业微观创新活力的提升。社会民间科技创新不足,影响新增长动力的形成进程。

他说,随着越向高收入阶段迈进,消费结构越会出现细分化、中高端化倾向。而这种变化就要求供给侧必须全面创新,为市场提供有效、安全、优质、高效的商品或服务。

马晓河强调今后要着力淘汰落后产业,改造传统产业,培育发展空天海洋、生命科学等新产业,推出一批新优势产品,包括新型飞行器和航行器、新一代作业平台和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、量子通信技术、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等。

来源:界面新闻


 

睿信方略坚持“注重实效 实现卓越”的服务理念,为各级政府、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化课程、政策解读、课题调研、干部培训、邀请国家各部委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等专业化服务。

睿信方略的核心优势:通过定制化课程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系统培训与咨询业务解决方案。

我们和客户一起,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,帮助客户实现既定学习目标与学习能力的持续、稳定、健康的提升。

地 址: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27层

电 话:010-59706310

传 真:010-59706315

值班电话:010-53354778

邮 箱:amc@amcorg.org.cn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、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若有疑义,请与睿信方略办公室联系。